年輕人有必要做胃腸鏡嗎?這類人羣要注意!


  不少人一聽胃腸鏡就色變

  “辣麼粗的管子要戳我喉嚨和腸道?

  肯定很難受!”

  沒做過胃腸鏡的也一定聽説過

  胃腸鏡檢查並不好受

  但你知道嗎?

  胃腸鏡檢查是消化道病變的檢查方法

  它的鏡頭可以為我們的胃腸道拍照

  直觀、準確地幫助我們發現食道、胃及腸道病變

  胃腸鏡檢查是什麼?

  人人都需要做嗎?

  小愛為大家解惑

  相信在對胃腸鏡有深入瞭解後

  希望大家能減少恐懼心理了

  01什麼是胃鏡?

  電子纖維胃-十二指腸鏡簡稱胃鏡,胃鏡是前端帶有視頻攝像頭的纖細、柔軟的管子,依次通過口、咽、食道、胃,最終到達十二指腸,在這個過程中對上消化道的內部進行檢視,尤其對微小病變也可發現,若有必要,醫生還可直接在可疑病變部位進行病理活檢及細胞學檢查。患者可在清醒狀態完成檢查,整個過程只需2-3分鐘,因為時間短、痛苦較小、效果也較佳,為廣大患者所接受。

  目前臨牀上使用胃鏡,可以對上消化道炎症及黏膜病變、潰瘍、息肉、腫瘤、憩室、消化道狹窄、異物、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疾病進行診斷;對上消化道出血、息肉、黏膜下腫瘤、早期胃癌、消化道狹窄、消化道異物(如硬幣、魚刺、雞鴨骨)等疾病進行同步治療。

  02什麼是腸鏡?

  電子纖維結腸鏡簡稱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纖維軟管,前端裝有一個高分辨率CCD成像技術的高清攝像頭,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結腸直到回盲部,醫生可直觀檢視腸道內部情況。

  腸鏡檢查是目前結直腸癌篩查的主要手段,也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不僅可確診病變,還可切除如癌前腺瘤性息肉等病變。

  03高危人羣請做胃腸鏡檢查

  間斷腹痛、腹部不適等

  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黑便

  慢性便秘

  慢性腹瀉

  粘液血便

  慢性闌尾炎及闌尾切除史

  慢性膽道疾病及膽囊切除史

  X線鋇餐造影或CT、B超檢查懷疑胃、食管、十二指腸形態改變或局部增厚等改變

  既往患有潰瘍病、胃息肉、萎縮性胃炎等病變的患者

  結直腸癌術後患者,結直腸息肉、腺瘤樣增生的患者

  家族有食道癌、胃癌、結直腸癌病史

  自身有腫瘤病史

  40歲以上健康人羣的定期篩查

  END

  隨着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近年來我國的胃癌、腸癌率發病率有上升,並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研究證實,早期消化道腫瘤沒有特異性症狀,或者可能沒有不適,甚至有些進展期腫瘤症狀也不典型,很容易被當成一般的小毛病而不予重視,從而錯過治療時機。

  因此,年輕人不要大意,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該做胃腸鏡檢查就做,千萬不可一時疏忽而釀成悲劇。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