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腫瘤是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着人們的健康。而消化道腫瘤中的結直腸癌、胃癌及食管癌的發病率分別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的第2、3、6位,死亡率極高。 目前,胃腸鏡檢查作為常見的醫學檢查手段已經非常成熟,能在無痛的狀態下及時發現消化道下的炎症、潰瘍、腫瘤等病變,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其價值是血腫瘤標誌物檢查、CT、彩超等其他檢查手段不可替代的。 今天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胃腸鏡檢查。 40 歲以上建議做胃腸鏡檢查 消化道腫瘤的高發年齡是55歲以後,在40歲前,大多數是良性病變。 目前國內的胃癌篩查指南建議 40 歲以上,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一定要做一次胃腸鏡。 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者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更應該考慮做胃腸鏡檢查。 除此之外,如果有上腹部不適、腹脹、納差、噯氣、泛酸等胃部不適的症狀,也要及時做個胃鏡。 畢竟消化道腫瘤前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很多人抱着僥倖心理,能拖就拖,直到出現明顯症狀,比如嘔血、腹部包塊、貧血消瘦、黑便等才來檢查,往往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唯一手段。 常見的胃腸鏡誤區 儘管各大醫院都在普及胃腸鏡對於健康的重要性,但還是有不少人對胃腸鏡檢查的存在誤解,望而卻步! 誤區一:做胃腸鏡太痛苦? 胃腸鏡也有分普通版和無痛版。 實際上,以前的普通胃腸鏡檢查需要將一根細長的管子通過嘴巴插入胃腸道,這一過程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尤其是當管子通過喉部這一敏感區域時。 但是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出了諸如局部麻醉噴霧和無痛胃鏡等技術來減輕不適,整個檢查時長約5-10分鐘,這個過程你都在睡覺,啥都不知道,等您醒來了,檢查也做完了,不會有不適感。 誤區二:無痛胃腸鏡會讓人變傻? 無痛胃腸鏡所使用的靜脈麻醉藥是丙泊酚,所使用的劑量,是麻醉醫生根據患者的體重、身體素質等要素來定靜脈麻醉所用的藥量,基本上是控制10分鐘左右患者會自動醒過來。 它代謝很快,數小時以內會完全分解、代謝,不會造成蓄積,也不會帶來任何後遺症,儘管有很少一部分人會有醉酒樣的感覺,但很快就會消失。 誤區三:胃腸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胃腸鏡造價非常高昂,一般在每條數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所以,不可能一次性的。胃腸鏡是一人一鏡一洗消,而且洗消程序十分嚴格;對於有傳染病的患者使用過的鏡子,還會做專門的處理和洗消,不會出現交叉感染。 誤區四:胃腸鏡太貴,承擔不起? 做一次胃腸鏡的價格遠遠低於你想象中的價格,一般工薪族都能承受,想要知道多少錢,可以在後台私信我喲! 誤區五:查了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做胃鏡? 儘管胃癌的成因十分複雜,但是我們知道,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是可控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其中,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造成胃癌的罪魁禍首,一級致癌因子。 及時檢查和根除掉幽門螺桿菌,比任何措施都有效和直接。 為此,我們建議,只要沒有抗衡因素,18-75歲的成年人都建議通過碳13檢查排除幽門螺桿菌,如發現病菌及時治理,這樣才能最有效地預防胃癌。 但是並不是說做了碳13就不需要做胃鏡! 要想全面了解自己的胃,一個都不能少。
為何建議40歲以上人群做胃腸鏡檢查?無痛胃腸鏡會讓人變傻?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