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前要做哪些准備?


  胃鏡是壹根長度1~1.5米,直徑約1厘米的軟管,管子前端是壹個燈泡和高清攝像頭。檢查把內鏡從嘴伸入到胃部,醫生可通過攝像頭觀察食道→胃→十二指腸有沒有異常,尤其是有沒有癌症的征象。但是做胃鏡檢查之前需要做好壹些准備工作,有些事情千萬不能做,否則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那麽妳知道胃鏡檢查前該做些什麽准備嗎?

  胃鏡檢查前准備工作

  1、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與相關科室醫生充分溝通,在醫生檢查前需停藥1周,防止發生消化道大出血。

  2、檢查前8小時開始禁食、禁水。前壹天少渣飲食(如稀粥、軟飯、爛面條、肉末、菜泥等),盡量不飲用牛奶或酸奶等影響檢查效果的食物,禁煙酒。

  3、注意調整好心情,保持良好情緒,如有不適要立即告知醫生。

  4、檢查前需完善血常規、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

  5、就診時攜帶以往的就診病曆和檢查結果以便醫生參考。

  6、檢查前應取下義齒(假牙),眼鏡等物品,以免影響檢查。

  胃鏡報告存在癌變風險

  ☑ 慢性萎縮性胃炎說明胃不止是淺表發炎,深層的分泌胃液的腺體也被破壞,甚至慢慢消失。中重度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壹定的癌變風險。

  ☑ 腸上皮化生指胃受到損傷後修複過程中,長出了類似“小腸、大腸”的細胞。這種異常細胞範圍越廣,發展爲胃癌的風險會逐步升高。

  ☑ 上皮內瘤變/異型增生這是壹種“癌前病變”,比前兩種情況都要更嚴重。說明壹些細胞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異。如果發展到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離癌僅壹步之遙,也可以稱之爲:早癌。

  ☑ 腺瘤性息肉這是胃息肉中,存在壹定癌變風險的類型。具體又分爲,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混合腺瘤,其中“絨毛狀腺瘤”癌變風險最高。當然,如果已經發展到胃癌,病理診斷會直接寫明是哪壹種“癌”。

  胃鏡是診斷胃部疾病的好方法,也有人稱之爲“金標准”。

  但普通胃鏡往往使患者“抵觸”。如果心裏過于恐懼或者特別敏感,可以選擇無痛胃鏡。無痛胃鏡,是在傳統內鏡基礎上,通過靜脈給予壹定量的短效麻醉劑,使患者在睡眠狀態下完成整個內鏡檢查和治療。檢查中體檢者處于“睡眠”狀態,醫生可以順利、全面、仔細進行內鏡檢查,期間檢查者沒有惡心、反胃等不適,並提高了對檢查的耐受性,檢查時由于胃腸蠕動減少,更便于發現微細病變。

  建議以下人群重視胃鏡檢查

  1、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均應做壹次胃鏡檢查。

  2、鏡下檢查有胃潰瘍或胃息肉,在治療之後也需要定期複查。

  3、有食管癌、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將初檢年齡提前到40歲甚至35歲。

  4、有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

  5、出現胃部不適的人群,可表現爲上腹痛、反酸、嗳氣、飽脹等。

  溫馨提示

  胃腸、肛腸疾病久拖不醫,易引起多種並發症,壹定要引起重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飲食。壹旦有症狀存在,務必定期進行胃腸、肛腸疾病篩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