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腸道疾病有哪些?如何呵護腸道健康?


  當今社會,高速的生活節奏,巨大的工作壓力,高鹽高脂高糖的飲食失衡,嚴重影響着腸道健康,這個特殊的日子旨在提高公眾的腸道健康意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腸道為何如此重要,如何呵護腸道健康。

  腸道的作用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不僅掌管營養物質的吸收,還肩負着阻擋細菌侵入人體的職責。

  同時它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暴飲暴食、精神緊張等都會使腸道產生“情緒化”反應,進而影響消化系統,出現腹瀉、噁心、嘔吐、便秘等不適症狀。

  常見腸道疾病

  01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也稱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或消化不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腸道疾病。

  患者通常會出現噁心、過度噯氣、進食後腹脹或有不適的飽腹感、口中有酸味、上腹部疼痛或灼痛、體重減輕的症狀。

  02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是指排便困難,排便不頻繁或有排便不盡感。

  由於便秘會導致患者在排便時感到吃力,可能會有小且硬的糞便,並可能伴有肛裂和痔瘡。此外,還包括腹脹、腹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

  03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指的是由於缺乏有助於分解牛奶和奶製品中乳糖的消化乳糖酶,身體無法消化乳糖的狀態。

  乳糖不耐症會導致腹瀉、腹痛、消化不良、噁心、脹氣和腹脹等症狀。

  04腸易激綜合徵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慢性胃腸道疾病,影響下消化系統,主要是大腸。IBS 的症狀會令人不適,可能包括腹部出血、明顯腹脹、排便疼痛、腹痛和痙攣、腹脹、交替性便秘和腹瀉。

  05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是一組腸道疾病的總稱,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會引起消化道炎症。

  克羅恩病:CD 多發於小腸,但也可發生於消化系統的某部位。常見的症狀包括嚴重腹瀉,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胃痛,血便,發燒,口腔潰瘍,腎結石,貧血,營養不良等。

  潰瘍性結腸炎:UC 的特徵是結腸和直腸表面發生炎症和潰瘍。根據症狀位置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表現為嚴重腹瀉,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胃痛、血便、直腸出血、食慾不振等。

  06癌症

  腸癌是消化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進食肉食比例的增加、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消化道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如何呵護腸道健康

  0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十分重要,不要暴飲暴食,少吃生冷、刺激、油膩的食物,每天保證必需的飲水量。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02不要長期使用或濫用抗生素

  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濫用抗生素可能會導致腸道內的有益菌被殺滅,造成腸道菌羣失調,所以使用抗生素時要遵從醫囑。

  03不要長期使用或濫用瀉藥

  長期使用可能會產生藥物依賴,還可能導致腸壁神經功能紊亂、結腸黑變等。

  04堅持鍛鍊

  現在很多人都缺乏鍛鍊,因為工作學習等原因久坐不動、缺乏鍛鍊會降低腸胃的蠕動速度,增加糞便在體內的停留時間,有害物質被人體吸收,久而久之會導致便秘等腸道疾病,但是運動會增加腸道蠕動,幫助改善腸道健康。

  05保持愉快的心情

  心情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現代社會生活人們的壓力都比較大,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疏解壓力,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心情與腸胃健康互相影響,所以在生活中要學會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06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對於腸道健康非常重要。通過便常規、便潛血等檢查項目,可以對部分腸道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於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羣,可根據需要諮詢專業醫生進行檢查。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