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女生!選擇適合年齡的體檢項目,愛自己從健康開始!


  不同年齡段

  不同身份

  不同職位

  ...

  無論如何

  都得“愛自己”

  接受自己的情緒

  接受自己的所有

  ...

  如何愛自己?首先要了解的身體

  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也就是10歲以後,就應該關注身體的變化及進行每年體檢。特別在18歲後,身體發育逐漸成熟,更需要注意定期體檢,隨著成長發育不同的階段要增添不同的檢查項目。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如何先愛自己,從體檢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同階段選擇合適的體檢項目。

  女性體檢特有的“3+1”項檢查

  子宮及附件腫瘤相關的標志物;

  白帶常規;

  子宮附件超聲。

  有性生活的女性需要進行的宮頸癌篩查。

  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可以根據有無性生活經曆來選擇以上的3項或“3+1”項檢查。

  子宮及附件腫瘤相關的標志物

  子宮及附件腫瘤相關的標志物項目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女性腫瘤標志物檢查,主要針對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生殖系統腫瘤。

  如果結果數據超出正常范圍,需要進一步就醫。

  白帶常規

  白帶常規項目通常包括:陰道pH值檢測、陰道清潔度評估、陰道微生物檢測。

  如果看到菌群異常、念珠菌性陰道病、細菌性陰道病、滴蟲性陰道炎等結論,則需要進一步就診。

  子宮附件超聲

  患者做子宮附件超聲可以協助醫生判斷子宮(肌層、宮腔、宮頸)以及卵巢、輸卵管的良性及惡性疾病。

  常規報告結論提示:子宮附件未見明顯異常。

  若看到其他結論,需要盡早就診。

  女性宮頸癌篩查

  建議25-64歲每5年進行一次TCT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65歲以上如果近5年內篩查正常且無高危因素可不篩查。TCT報告結論中,良性結果為未見上皮內病變或惡性細胞、炎症等;需進一步檢查的結果包括鱗狀細胞或腺細胞非典型意義、低度/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等。另外,HPV檢測通常關注14種高危型,若發現應及時就診。

  不同年齡段的體檢重點如下:

  青春期(10-19歲)

  婦科檢查:評估生殖器官發育情況,可能包括超聲波檢查。

  身高和體重測量:判斷生長發育情況。

  生育期(20-49歲)

  常規婦科檢查:包括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等常見疾病的篩查。

  乳腺超聲的檢查:30歲以後的女性建議每年進行1~2次40歲以上則每年1次B超+鉬靶;如果伴有乳房包塊、乳頭溢液、結節不斷長大等情況,則需及時治療。

  生育力評估:包括激素水平檢查和腫瘤標志物檢測。

  傳染病系列:如乙肝、丙肝等的篩查。

  宮頸癌篩查:根據結果進行相應處理,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宮頸檢查。

  絕經過渡期(50歲左右)

  常規婦科檢查:外陰、陰道、宮頸、內診檢查。

  激素水平檢查:了解卵巢功能衰退情況。

  骨密度檢測:了解骨質疏松情況。

  異常子宮出血排除:排除子宮內膜疾病、宮頸病變等。

  對於高度懷疑惡性腫瘤的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如腫瘤標志物檢測、CT或MRI掃描等。

  請注意,具體的體檢項目和頻率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和個人情況而定。

  絕經後期及老年期的體檢重點如下:

  絕經後期(50歲後)

  常規婦科檢查:包括陰道、宮頸、內診等檢查。

  血液腫瘤指標:檢測相關腫瘤標志物。

  血糖血脂檢查:評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體質量指數(BMI):評估體重是否正常。

  骨密度檢查:了解骨質疏松情況。

  老年期(60歲以後)

  針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檢查:如子宮脫垂、陰道壁脫垂、尿失禁等,可能需要進行盆底超聲、盆底核磁等檢查。

  定期體格檢查:全面評估身體狀況,警惕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生。

  對於絕經後陰道流血的情況,應立即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包括常規婦科檢查、血液腫瘤指標檢測、血糖血脂檢查、體質量指數評估和骨密度檢查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體檢項目和頻率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和個人情況而定。

  同時,老年期女性還應注重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定期體檢以及保持社交和心理健康等。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