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的原因有哪些?便便帶血不一定是痔瘡!


  人們常說,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這話雖然簡單粗暴,但也沒毛病。

  就拿“拉”來說,便便作為人體的排泄物,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卻可以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讓我們及時發現疾病信號!

  便便帶血,很多人當做是痔瘡的影響,並不放在心上。事實真的如此嗎?

  便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引起便血的疾病有很多種,可以分為肛周的、直腸的、結腸的、上消化道的疾病。

  比如內痔出血,它會點滴、噴射出血,或者擦血;肛裂也會出血,肛裂出血可能伴有疼痛;直腸息肉,息肉破潰了,或者有損傷之後,也會出血;直腸炎症,比如放射性直腸炎,由於放射治療導致血管擴張,有炎性滲出,也會出血;結直腸炎症性疾病,比如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直腸炎,也會出血,可能還會伴有大便次數增多,伴有腹痛、全身不適、消瘦等。

  惡性疾病也會出血,比如直腸癌、結腸癌。早期直腸癌便血可能是鮮紅色的,到後期可能就變成暗紅色了,而且會伴發其他症狀出現。直腸被腫瘤阻塞後,大便會變細,有的病人還出現肛門下墜感,自己分不清到底是不是有大便。早期結腸癌出血可能不是很明顯,做大便常規檢查會發現潛血陽性,這時候要引起重視。

  便血為鮮紅色血

  通常是痔瘡、肛裂引起

  一般情況下,痔瘡便血不會出現肛門疼痛,便血多表現為便後擦拭肛門時廁紙帶血,嚴重者可出現便時滴血或噴射狀出血,血一般附着於大便表面或與大便分開,而肛裂出血一般伴有肛門疼痛難忍的情況。因此,當便鮮紅色血時,肛門不痛多為痔瘡出血,肛門疼痛多為肛裂出血。

  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請及時就醫處理。

  這兩種便血顏色

  要特別警惕

  便血為暗紅色血

  便暗紅色血,說明出血的部位在遠離肛門的結腸、小腸、胃。胃出血時,因血液在體內存留時間較長,因此糞便多呈柏油狀,色黑而亮。結腸出血,一般表現為便中帶瘀血,血與大便混在一起,結腸出血常見的原因有結腸息肉、結腸潰瘍、結腸腫瘤等。結腸息肉一般沒有明顯腹部不適感,結腸潰瘍有時伴有腹痛、腹瀉的情況,結腸腫瘤早期無腹部症狀,晚期可出現腹痛、腹瀉,便中除帶有暗紅色血外,還可能混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

  便血為黑血

  如果便血為黑色,像柏油一樣,則多數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上消化道疾病除了會導致黑便,常常伴隨上腹部疼痛,飢餓的時候疼痛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進食後疼痛可能是胃潰瘍,持續性疼痛甚至還有食欲不振、貧血、消瘦等情況就要警惕胃癌的可能了。

  出現便血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過分緊張恐懼,在排除藥物及食物影響的原因後,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通過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尤其是肛門指檢、肛門鏡檢查以及胃腸鏡檢查可以幫助您判斷是何種原因導致的便血,從而獲得專業的科學方案。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