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么是胃腸鏡檢查? 就是借助胃鏡和腸鏡直接觀察食道、胃、十二指腸和結腸、直腸的病變及治療,是診斷上消化道和結直腸疾病最常用和最准確的檢查方法。 二.檢查的目的? 胃腸鏡檢查可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上消化道黏膜,以及末段回腸、結腸和直腸黏膜,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並取活體組織做病理檢查,診斷和治療消化道炎症、潰瘍、腫瘤、息肉、憩室、狹窄、畸形或異物等疾病。 三.哪些人群應該做或哪些情況下需要做? 1.有消化道症狀者:如嘔血、便血、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均可完善胃腸鏡檢查,了解胃腸道病變。 2.大於40歲人群:無論有無消化道症狀,建議做胃腸鏡,做為體檢篩查胃腸道腫瘤。 3.有家族性息肉病者:發生息肉病變的可能性大大增高,需定期檢查。 4.消化道病變需複查者:如已確診消化道腫瘤、息肉切除後、胃底食管靜脈曲張者需定期複查胃腸鏡。 有以上情況者,建議定期做胃腸鏡檢查。 四.胃腸鏡的分類? 胃腸鏡檢查包括胃鏡+腸鏡檢查。根據是否行麻醉檢查分為普通胃腸鏡、無痛胃腸鏡檢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耐受程度和醫生的現場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 五.檢查時間 胃腸鏡檢查一般需要預約,按預約的時間進行檢查即可。 普通胃鏡檢查一般需要5-10分鍾,普通腸鏡檢查一般需要15-30分鍾左右;無痛胃腸鏡檢查時需要行靜脈麻醉,一般需要10分鍾左右。如果病情複雜或需要內鏡下治療,時間會相應延長。 六.檢查前的注意事項 1.部分患者檢查前需完善血常規、肝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心電圖篩查,以評估患者能否耐受胃腸鏡檢查和麻醉。 2.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與相關科室醫生充分溝通,在胃鏡檢查前需停藥1周,防止發生消化道大出血。 3.檢查前3天進食少渣飲食,如白粥、面條等,檢查前1天進食流質飲食,不吃蔬菜及西瓜等帶籽水果。檢查前應禁食6小時、禁水2小時以上,保持空腹狀態。 4.患者要按時服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磷酸鹽等清腸藥和消泡劑,並按要求飲入足夠的液體,以排出淡黃色透明水樣便為准;腸道准備不充分者應重新清潔腸道,必要時灌腸。 5.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壓藥物,防止檢查過程中因血壓過高發生不良反應。 6.糖尿病患者檢查當日早晨應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
什么是胃腸鏡檢查?腸胃鏡可以檢查什麼?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