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檢查 “胃腸鏡檢查” 部分人從內心就表示拒絕檢查 但 就是這個 讓無數人恐懼的檢查 卻真的能“救命” 隨着年齡增長,胃腸道疾病的發病率也在增高。如今,有不少人對胃腸道疾病存在認識誤區,認為沒有任何症狀就是沒事兒。其實,早期消化道腫瘤常無明顯的症狀,而這種“無症狀”表現恰是早期消化道腫瘤的一大特點。 數據顯示,我國消化道腫瘤發病率較高,食管癌占全球50%以上,胃癌約占40%,腸癌約占20%。其中,將近50%的常見消化道癌症都和飲食不健康、吸煙喝酒、運動不足、超重等有關。 所以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關鍵,胃腸鏡檢查是發現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手段。 胃腸鏡檢查有多重要? 人體的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可分為上、中、下消化道,一般來說有90%的疾病都集中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這些部位的病變,胃鏡和腸鏡是最直接、高效的檢查手段,同時胃腸鏡也是食管、胃、腸道早期癌症篩查的金標準,不僅可確診病變,還可進行息肉切除、早癌切除等治療性操作。 胃腸鏡檢查分別是什麼? 胃鏡檢查是將一根纖細、柔軟、帶有內視鏡的管子從受檢者口中緩慢插入,通過食道-胃部-十二指腸來觀察上消化道健康狀況的一種內鏡檢查手段。檢查時間為10 分鐘左右。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如發展到進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則低於30%。我國每年新發胃癌病例占全球40%以上,早期發現的不足10%,最主要的原因是不重視胃鏡檢查。 腸鏡又叫電子纖維結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纖維軟管,直徑約1厘米,通過肛門進入直腸-大腸來觀察腸道內部情況的手段。 腸鏡檢查是目前結直腸癌篩查的首選方式,也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不僅可確診病變,還可切除結腸息肉、早期結腸癌等病變。據202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數高達55.5萬例。 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 ? 1、上腹疼痛伴有噁心、嘔吐等。 2、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出現黑便或柏油樣便。 3、X線鋇餐造影或CT、B超檢查懷疑胃、食管、十二指腸形態改變或局部增厚等改變時。 4、既往患有潰瘍病、胃息肉、萎縮性胃炎等病變的患者。 5、結直腸癌術後患者,結直腸腺癌、腺瘤樣增生的患者治療後定期複查1~2年一次。 6、家庭有結直腸癌病史、息肉病史的人2~3年一次。 7、40歲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篩查一次。 以下情況不建議胃腸鏡檢查: 1、嚴重心肺疾患,如嚴重心律紊亂、心肌梗塞活動期、重度心力衰竭及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卧者,無法耐受內鏡檢查。 2、懷疑有休克,生命體徵不平穩患者。 3、患有精神疾病或嚴重智力障礙者等不能配合內鏡檢查者(必要時行無痛胃鏡檢查)。 4、急性重症咽喉疾患內鏡不能插入者。 5、 食管、胃急性腐蝕性炎症患者。 6、明顯的胸腹主動脈瘤、腦卒中(現出血和梗塞急性期)患者。 7、嚴重凝血功能異常者。 8、烈性傳染病。 9、經期女性、孕婦。 胃腸鏡檢查前注意事項 1、胃鏡前的準備:胃鏡的準備主要是禁食禁水6-8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上午做檢查,前一天晚上晚飯後就不能再進食和飲水。 2、腸鏡前的準備:檢查前兩天開始半流飲食;檢查前一天全流飲食。 根據預約單時間服用清腸藥物,之後禁食禁水。 具體操作請詳細閱讀預約時收到的紙質版胃腸鏡檢查前注意事項。
照胃腸鏡檢查分別是什麼?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 ?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