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穀雜糧 胃腸道的疾病相當多見 諸如潰瘍、炎症 息肉乃至惡性腫瘤 常見惡性腫瘤中 除去性別因素 肺癌、大腸癌和胃癌 位列前三位 其中大腸癌 (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發病增速最為顯著 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 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早發現三個月,多活三十年>> 專家建議,到了一定年紀,體檢建議都要查一查胃鏡和腸鏡,最好一起做,在加上肺部CT平掃排除肺癌,就可以把最常見的三大腫瘤都篩查一遍了。胃腸道腫瘤只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從大腸息肉發展成為大腸癌大約需要10餘年,人們完全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去阻斷息肉的癌變,為什麼一定要拖到癌變腫瘤很大有症狀了再去治療呢。所謂“早發現三個月,多活三十年”。 在歐美,胃腸鏡檢查已是常規項目>> 雖然許多老百姓談癌色變。但是,對於醫生進行胃腸鏡檢查的建議,依從性很低。胃鏡腸鏡總是和“痛苦”、“恐怖”等詞彙相聯繫,老百姓對於體檢胃鏡腸鏡檢查接受度不足30%。不到萬不得已,對於腸鏡檢查的第一反應依然是拒絕。殊不知,這就讓潛在的胃癌大腸癌提供了快速成長的空間。 在歐美,對於五十歲以上的人群,胃鏡腸鏡檢查都是常規體檢項目,而且基本上都是無痛化。那麼無痛胃腸鏡是怎麼達到無痛的呢?原來是麻醉醫生全程在場,通過靜脈全麻達到無痛的。檢查前,麻醉醫生注入短效的輕度的微量的靜脈麻醉藥,讓體檢者進入睡眠狀態。檢查中體檢者在睡眠過程中,醫生可以順利、全面、仔細進行內鏡檢查,期間檢查者沒有噁心、反胃以及疼痛等感覺。檢查完成後,停用麻醉藥物,約5分鐘體檢者甦醒,觀察15-30分鐘後即可離開醫院。說白了就是人在睡覺的功夫就做完檢查了!很多做完無痛檢查後醒來的體檢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做了嗎?我什麼感覺也沒有啊!”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檢查結束後反映都做了一個歡快甜蜜的夢。 專家建議,40歲之前一定要檢查一次胃鏡和腸鏡,胃腸道腫瘤只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效果是非常好的。 特別提醒以下人群 需要儘快做胃腸鏡診治 1) 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均應做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有陽性發現(潰瘍、息肉等),在做完治療後均應定期複查。 2) 有食管癌、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將初檢年齡提前至35歲。 3)有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吃醃製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 4)出現消化道不適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適,可表現為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噯氣、飽脹等;腸道不適,可表現為下腹痛,大便習慣與性狀的改變,比如每天排便一次變為排便多次,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狀黏液血便等。 5)正常體檢時發現CEA、CA19-9等消化道腫瘤標誌物升高,需要儘快做胃腸鏡以進一步排查。 6)已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應定期複查胃鏡。
為什麼建議胃腸鏡一起做,原來是因為這個!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