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檢查全攻略 有種檢查,大部分人都會從內心表示拒絕——胃腸鏡。但就是這樣一個讓無數人感到恐懼的檢查,卻能“救命”。那麼胃腸鏡究竟是怎麼檢查的?又有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 胃腸鏡檢查有多重要? 人體的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可分為上、中、下消化道,一般來說有90%的疾病都集中在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這些部位的病變,胃鏡和腸鏡是最直接、高效的檢查手段。 但就是這麼重要的檢查,卻被很多人拒絕。臨床上害怕做胃鏡的現象非常普遍,主要是覺得麻煩、痛苦。中國排名前五的腫瘤里有4個是消化系統腫瘤,包括胃癌、食道癌、大腸癌、肝癌,但由於恐懼胃鏡、腸鏡,大部分人基本不會主動到醫院篩查。 什麼是胃腸鏡?檢查流程是什麼? 胃鏡檢查藉助一根纖細、柔軟的管子(光導纖維+高清攝像頭),伸入胃腔、十二指腸腔,觀察黏膜、拍攝或治療。胃鏡檢查是食管、胃疾病診斷的首選手段,也是食管、胃早期癌症篩查的“金標準”。 腸鏡又叫電子纖維結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纖維軟管,直徑約1厘米,前端裝有一個帶冷光源的高清攝像頭,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可觀看到腸道內部情況。腸鏡檢查是目前結直腸癌篩查的首選方式,也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不僅可確診病變,還可切除癌前腺瘤性息肉等病變。 什麼樣的人需要做胃腸鏡? 有下列情況的需到醫院做胃腸鏡檢查: 1、上腹疼痛伴有噁心、嘔吐等。 2、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出現黑便或柏油樣便。 3、X線鋇餐造影或CT、B超檢查懷疑胃、食管、十二指腸形態改變或局部增厚等改變時。 4、既往患有潰瘍病、胃息肉、萎縮性胃炎等病變的患者。 5、結直腸癌術後患者,結直腸腺癌、腺瘤樣增生的患者治療後定期複查。 6、家庭有結直腸癌病史、息肉病史的定期篩查。 7、45~50歲以上健康人群定期篩查。 有沒有不適合做胃腸鏡檢查的人群呢? 1、嚴重肝腎肺功能障礙者、嚴重冠心病及心肌損傷伴嚴重心肌功能不全者(室顫等); 2、肺炎或其他感染伴有高熱的人; 3、嚴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驚厥、癲癇未控制者、精神疾病); 4、主動脈瘤患者; 5、經期女性; 6、孕婦。 胃腸鏡檢查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在做胃腸鏡檢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檢查結果準確無誤。 胃鏡 檢查前空腹6小時以上。如果上午檢查,檢查前一日建議18點前進食晚餐,之後禁食,檢查當日不能吃早餐、喝水。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清晨可少量飲水送服降壓藥物。停用抗凝藥物(阿司匹林至少停用7天;華法林、波立維等至少停用3天;不需要取活檢和鏡下治療者,可諮詢醫生)。自備無色糖塊或葡萄糖水,以備低血糖時糾正血糖。檢查後一般最好兩小時後進餐,以軟食偏溫冷為好。 如果做的是無痛內鏡檢查,最好有人陪伴,且當天本人不能開車、騎車或從事高危工作。 腸鏡 檢查日前一晚,檢查者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質食物(無渣飲食,如清湯、白糖水、蜂蜜水等),不吃高纖維蔬菜、水果,禁吃紅色或多籽的食物,如西瓜、西紅柿等。同時要服用醫生開的瀉藥清洗腸道,服藥期間要來回走動,輕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 如當日上午腸鏡檢查,清晨3-5時口服洗腸液,當日早餐禁食;如當日下午腸鏡檢查,前日晚可少渣飲食、當日早餐禁食,上午8-10時口服洗腸液,中午中餐禁食,無糖尿病的病友可量糖水防止低血糖。 無痛胃腸鏡有哪些優缺點? 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恐懼,很多醫院都推出了“無痛”胃腸鏡。“無痛”胃腸鏡,是在檢查前,通過靜脈給予一定量的短速效鎮靜劑和麻醉劑,讓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檢查。 優點 無痛胃腸鏡可以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提高對檢查的耐受性,檢查時由於胃腸蠕動減少,便於發現微細病變。無痛的膠囊胃鏡檢查,受檢者只需隨水吞下一粒膠囊胃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檢查。對於老人、兒童、麻醉不耐受等生理上不支持傳統胃鏡和麻醉胃鏡的患者,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缺點 麻醉藥物易使結腸張力降低,可能增加進鏡難度,延長檢查時間;心肺功能差、麻醉藥物過敏、哮喘、嚴重咳嗽咳痰、肥胖、脖子粗短的病人使用麻醉劑可能增加風險。 考慮到麻醉風險,臨床上通常建議,年輕力壯、心肺功能好的病人可以選擇做無痛檢查,身體差、年齡大的病人則不建議做無痛檢查。
胃腸鏡檢查有多重要?檢查流程是什麼?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