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與死之間,有時其實就是一次胃腸鏡的距離。生活是美好的,健康幸福都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中,千萬不要讓遲來的胃腸鏡檢查給人生帶來永遠的遺憾。 很多人體檢時要求做個全面的體檢,但是當提到胃腸鏡檢查時卻又因為恐懼害怕而放棄,網絡上這樣說:沒做過胃腸鏡的體檢是不完整的,都是在耍流氓!胃腸鏡檢查至關重要! 胃腸鏡檢查有多重要 我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國家,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分別占我國腫瘤發病的第3、第5、第6位,每年有超過60萬患者死於消化道惡性腫瘤。大多數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診斷時已處於進展期,而早期和進展期腫瘤預後截然不同。以胃癌為例,進展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於30%,而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90%,這就提醒我們需要重視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篩查。而胃腸鏡檢查是目前發現消化道腫瘤及早期癌前病變簡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哪些人應該做胃腸鏡檢查 胃鏡檢查適應證如下: 出現消化道不適的人群,比如吞咽困難、惡心、嘔吐、噯氣、反酸、黑便、腹痛、腹脹等; 已確診為上消化道病變如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息肉切除、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等需定期複查者、動態變化治療患者以及懷疑或確定有上消化道異物患者; 有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歡醃制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等; 有食管癌、胃癌等家族史的人群,並且體檢發現消化道腫瘤指標升高及不明原因的貧血、體重下降患者; 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建議常規體檢。 腸鏡檢查適應證如下: 具有下腹痛、大便習慣與性狀改變(每天一次變成多次)、便秘、便稀、便血、黑便、鼻涕狀黏液血便等消化道症狀患者;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腸梗阻、腹部腫塊無法排除腸道疾病及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患者; 正常體檢發現癌胚抗原(CEA)等消化道腫瘤標志物升高; 有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歡醃制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等; 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定期隨診的患者; 已確診腸道病變如炎症性腸病、結腸息肉、早期癌及結腸癌術後等需要內鏡下治療及定期隨訪的患者; 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無論男女,建議常規體檢。 胃腸鏡檢查需要每年做嗎? 不是每年都需要做胃腸鏡檢查。目前建議在40歲以前完成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果有腫瘤家族史,也就是家庭成員患有胃腸道腫瘤,需要把時間提前到30歲。對於結果正常的人來說。可每3~5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結果有問題的,就需要根據醫生建議定期複查。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謊言 謊言一:胃腸鏡檢查,真的那么痛苦嗎? 說實話,做普通胃腸鏡是有些不舒服。比如胃鏡,會有一些憋氣感,以及劇烈的惡心、嘔吐感。腸鏡會有牽掣痛,但是只要患者不緊張,好好配合醫生,大多數人還是可以忍受的。如果實在害怕,那就選擇無痛胃腸鏡,只需要睡個幾分十幾分鍾,檢查就做完了,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感。
胃腸鏡檢查多少歲開始做?腸胃鏡多久檢查一次?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