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高發年齡是55歲以後,約95%都是由息肉演變而來,腸息肉從出現、發展到癌變,一般需要5-15年;我們一般從二三十歲就開始長息肉,10年後也就40歲了,此時大多數息肉還處於良性狀態,做個腸鏡,發現並切除它,是一個極好的時機;這個時機稍縱即逝,一旦耽誤了,可能抱憾終生。 無痛腸鏡--輕鬆舒適、防患未然 在腸癌的癌前階段、早癌階段,大多數沒有特異性症狀;有的甚至在進展期也沒有;因此40歲以前“無症狀”做一次腸鏡,可以最大限度防治腸癌! 隨着醫學的進步與發展,目前無痛腸鏡通過靜脈輸注短效麻醉劑,使患者在睡眠中完成診療,過程舒適無痛苦,且醫生操作更順暢,方便醫生詳細診斷、徹底治療。檢查中患者心率血壓相對平穩,減少了心腦併發症的發生。 關於腸鏡檢查的部分疑問: 1、篩查年齡是多少歲? 40歲!(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篩查年齡需提前) 2、沒有症狀需要篩查嗎? 需要!早期消化道腫瘤症狀,就是:沒有症狀!一旦便血、梗阻、大便形狀改變,往往是進展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3、痔瘡病人需要做腸鏡嗎? 需要!鑑別是痔出血還是腸道有病變,需要完善腸鏡檢查。 4、膠囊內鏡可以代替腸鏡嗎? 不能!因為膠囊內鏡不能做精細化內鏡檢查,所以不適合做腸癌篩查。而且膠囊不能活檢、不能做鏡下各種治療。 5、腸鏡檢查前有什麼需要準備? 檢查前兩天無渣飲食(勿食用粗纖維食物,如:菜葉、木耳、海帶等;勿食用帶籽蔬菜水果,如:獼猴桃、火龍果、番茄等);口服瀉藥;禁食12小時;便秘患者提前用緩瀉劑;完善心電圖、麻醉評估、抽血檢查。 結語:中國有句話叫未雨綢繆,預防腸癌也是一樣,我們知道它是息肉變來的,在40歲以前,它大多是良性的息肉,我們在無症狀時做一次腸鏡,發現問題,及時切掉,就能避免腸癌形成。
腸鏡早一點,腸癌遠一點!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