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每年一次的體檢成了每個人必交的 “健康考卷” 但是 每到體檢你是不是會很頭疼 各類體檢項目不知道該怎麼選? 要知道 選錯了體檢項目,不僅多花冤枉錢 還可能遺漏本該篩查的問題 造成病情延誤 這份“不同年齡段體檢攻略”供大家收藏備用 體檢項目選擇“1+x”原則 體檢項目選擇有一個基本原則。2022年中國《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提出了“1+x”原則,明確區分了必選和備選的體檢項目。 “1”是基本體檢項目,也就是必選項目,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等。比如體重、脈搏、血壓、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檢查等。 “x”是專項體檢項目,也就是備選項目,主要包括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風險篩查及健康體適能檢查項目,具體項目比如尿系列微量蛋白、腫瘤標誌物、HIV、梅毒、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HPV多亞型檢測、24小時動態血壓、24小時動態心電圖、乳腺B超、胃腸鏡、頸動脈B超、骨密度、甲狀腺B超、冠脈CTA等。 不同年齡段人群,體檢項目該如何選擇呢? PART1 20歲 20以上人群正值畢業工作、交際增多時期,且大多進入育齡期,身體抵抗力、免疫力都處於較高水平。這個階段除了基本體檢,要多注意傳染病的篩查和預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 1.基本體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注肝功能、血常規、肺部攝片等。 2.“x”體檢項目中,建議增加傳染性疾病(HIV、梅毒、乙肝、幽門螺桿菌等傳染性指標)篩查。 特別注意的是,女性在20歲以後就要注意乳腺和婦科生殖系統方面的健康篩查,可選擇乳腺B超/乳腺鉬靶、婦科B超等。有性生活女性可加做HPV檢查、TCT檢查等。依據年齡和健康狀況,乳腺和婦科方面疾病建議每年至少篩查一次。 PART2 30歲 而立之年後,生活壓力大、代謝下降、運動不足、容易發胖,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容易出現異常;久坐不動者頸椎腰椎容易出現問題。 1.基本體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注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等。 2.“x”體檢項目中,除往年項目,根據個人症狀可選擇性增加頸椎、腰椎等檢查項目。若基礎檢查中血糖出現異常,建議加查餐後2小時血糖、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項目。由於甲狀腺結節和肺部結節檢出率增高,存在一定惡性比例,建議增加甲狀腺B超、甲狀腺功能檢查、肺部CT檢查,選擇性增加腫瘤標誌物篩查等。 PART3 40歲 40歲以上人群進入健康高危期,這個年齡段的人精力、體力大不如前,開始體會到“斷崖式衰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上升,心腦血管開始老化,患惡性腫瘤的比例增高。這個階段尤其要監控血壓、血糖、血脂、尿酸,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做好腫瘤篩查,特別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1.基本體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注心電圖、血脂、血壓、血糖、尿酸等。 2.“x”體檢項目中,在既往體檢項目基礎上,建議重點排查心血管疾病和腫瘤情況,可選擇冠脈CTA、肺部CT檢查,選擇性增加頸動脈B超、泌尿系B超、腫瘤標誌物篩查、頭顱磁共振等。 中年女性應重點關注婦科疾病,可選擇乳腺超聲或乳腺鉬靶篩查乳腺癌,HPV+TCT宮頸細胞學檢查篩查宮頸癌,婦科B超篩查卵巢囊腫、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子宮腫瘤等。更年期女性可選擇性激素6項檢測激素水平,為臨床用藥干預提供依據。 PART4 50歲 50歲開始,人體機能衰退,除上述要注意的問題,還要關注胃腸道問題、骨骼問題。 1.基本體檢項目中,建議重點關注心電圖、血脂、血壓、血糖、尿酸、大便常規+隱血等。 2.“x”體檢項目中,除40歲以上應查項目外,建議增加腫瘤標誌物檢測、胃鏡、腸鏡、骨密度檢查、腦血管風險檢查(頸動脈B超、經顱多普勒等)。建議普通人群每二至三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有既往病史或家族史的高風險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 PART5 60歲 60歲以上,建議至少每年做一次全面大檢查。 這些根據年齡的劃分只是大致概念範圍,具體到個人,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才能給出個性化建議。普通人群除了常見疾病篩查,還要注意聽力、視力的篩查;從年輕時起,就要注意運動和補鈣,預防老年後的骨骼、韌帶等問題,這些小問題常常極大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女性朋友可以選擇注射HPV疫苗等,預防、減少一些腫瘤的發生風險。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祝各位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深圳香港體檢攻略:不同年齡段人群,體檢項目如何選擇?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