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胃腸道息肉?有哪些危害?


  以瘦為美占據主流的當下

  多長肉就成了一種負擔

  尤其是

  當這肉長在內臟器官時就更加危險了

  以息肉為例,總愛往五臟六腑鑽

  稍不注意還可能發展成癌

  更不幸的是

  人體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都有可能長息肉

  而大家比較熟知的、

  也比較普遍的是

  胃 腸 道 息 肉

  PART.1什麼是胃腸道息肉?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叫息肉?

  簡單來說,就是長在人體上皮或者黏膜表面的贅生物,因來源部位不同,叫法也不同。有些息肉是良性的,但也有一些可能是惡性的,極有可能發展為癌症。因此,一旦發現息肉,醫生通常會建議做進一步檢查,如活檢等,以確定其性質,並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像我們說的胃腸道息肉,就是長在胃腸道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組織,按它們所在病變部位,又可分為胃息肉、十二指腸息肉、小腸息肉、結直腸息肉,以結直腸為主要發病部位。

  PART.2為什麼會形成胃腸道息肉呢?

  胃腸息肉的形成原因各異,但飲食不當是重要的誘發因素之一。

  胃:遺傳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膽汁反流、抑酸藥、吸煙、飲酒。

  腸:遺傳因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果蔬攝入少、高脂飲食、微量元素與維生素、腸道疾病、便秘、吸煙、飲酒。

  另外,有研究表明,多吃肉類(尤其是牛肉、羊肉之類的紅肉燒肉)、醃製食物、油炸食物,少吃蔬菜類,高脂血症、肥胖等,都會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風險。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

  PART.3胃腸道息肉病症有哪些危害?

  胃腸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併發症;嚴重的部分息肉還具有惡變傾向,可形成腫瘤,長大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發癌變。息肉組織學可分為3類:

  其中,腫瘤性息肉癌變率約為5%-40%,息肉越多越大,癌變的機會也越大。息肉的生長速度緩慢且隱蔽,所以早診早治是預防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大多數胃腸息肉患者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少數患者有腹痛、返酸、打嗝、排便異常等消化道表現,所以如果您出現排便習慣突然改變、腹痛、拉稀或便血等症狀,就可以考慮做個胃腸鏡檢查了,畢竟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尤其是40歲以上,存在肥胖、不良生活習慣、有消化道症狀、不明原因消瘦、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等人群,建議定期做個電子胃腸鏡檢查哦。

  專業設備一次性解決檢查+治療需求

  博愛曙光醫院消化內科,重金引進目前世界上在胃腸鏡領域的天花板設備——奧林巴斯CV-290內鏡系統。



  這是目前在消化內窺鏡診療領域堪比“航空母艦”的系統,它集觀察、診斷及治療功能於一身,具有纖細、柔軟、清晰等優點,能直接發現人的食管、胃、腸道黏膜病變,同步治療,尤其能對細小病變、癌前病變及早期胃癌進行準確診斷。

  而且,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了息肉或其他可處理的問題,還可以一次性解決。避免反覆來往醫院檢查、治療,省了很多事,尤其是香港赴深就診的市民,再也不用擔心往返就診的問題啦。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