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怎會患上胃癌?胃鏡檢查的重要性!


  一年點外賣近300次

  每周都出去喝酒吃燒烤

  熬夜是常態……

  這樣的生活

  你是不是覺得很常見

  但29歲的小何

  卻不幸因此確診胃癌

  “一年近300次外賣,一周一兩次夜宵,加起來接近400次了。”說着說着,小何媽媽聲淚俱下,躺在病床上的小何則沉默不語。

  小何是同事公認的事業狂,對工作充滿熱情且不知疲倦,年紀輕輕深得公司領導賞識,被列為單位重點培養對象。

  一個月前,他總覺得上腹痛,且有頭暈目眩,四肢無力之感覺,他還注意到自己大便總是黑漆漆的。小何是老胃病,每次發作吃點藥就好,他也習以為常。雖然有醫生多次建議他做胃鏡,但小何嫌麻煩從來沒去做過,“年紀輕輕,哪有什麼大不了的病!”

  兩周前,他在媽媽的反覆提醒和強烈要求下,勉強去醫院做了胃鏡,檢查結果如同晴天霹靂——胃竇腺癌。醫生也對他的身體進行了全面評估,所幸只有病灶周邊淋巴結腫大,沒有明顯的遠處轉移病灶。

  而後醫院為他施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手術切除了2/3的胃和周邊的淋巴結,恢復很順利,但他接下來還需接受後續的輔助化療。

  01年紀輕輕怎會患上胃癌?

  小何在工作上很拼,一絲不苟,生活卻隨心所欲,工作五六年來,幾乎不燒飯做菜,節假日也從不開灶,在家唯一能“下廚”做的就是泡個方便麵。

  公司有小食堂,小何嫌菜餚單調,一年近300次是外賣解決;晚上加班後還要和同事朋友吃夜宵(有時叫外賣),每禮拜都要出去喝酒吃燒烤;熬夜後清晨時間緊張,早餐來不及吃,或嚼幾塊餅乾了事,飽一頓飢一頓……

  “每次我們去他出租屋,看見隨處丟置的外賣盒,反覆勸,可他不聽啊!”小何媽媽說着,淚水不由自主又流下來。

  “許多腸胃疾病,甚至是胃癌、腸癌來源於不規律、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病從口入不無道理,晚上吃燒烤、外賣等,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睡眠,容易發胖……”醫生表示,不良嗜好+工作壓力+遺傳因素,被認為是胃癌高危誘因。

  20多歲患胃癌看似出乎意料,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像小何這樣的年輕患者,雖沒有胃癌家族史,但他飲食作息相當混亂,多種致病因素疊加,導致他年紀輕輕罹患胃癌。

  雖然胃癌的主要發病年齡是40-60歲,但目前我國35歲以下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較之前上升明顯。現在年輕胃癌患者並不少見。年輕胃癌患者往往病理類型差,比如是低分化或印戒細胞,預後也不太理想。年輕胃癌多為年輕上班族或創業者。

  02年輕人這些習慣要改掉

  1、生活不規律。年輕人生活和工作節奏普遍較快,工作壓力大,生活非常不規律,熬夜為常態,加班或玩遊戲刷劇等;

  2、飲食不健康。三餐進食混亂,年輕人貪圖方便,動動手指點外賣或者團建燒烤夜宵,殊不知,像燒烤辛辣等重口味長年累月會強烈刺激損傷胃黏膜,還有不少人飽一頓飢一頓;

  3、僥倖心態。70%以上的早期胃癌沒有任何症狀,加上年輕人體質好、耐受性強,症狀就更加不明顯;不少年輕人常對自己身體抱有僥倖,從而諱疾忌醫,不去醫院就診或者不聽勸篩查內鏡。很多年輕人一聽到胃鏡、腸鏡就覺得非常痛苦,能不做就不做。

  這種過於誇張的恐懼心理,導致不少人疾病發展到不可逆轉的時候才來檢查;對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往往過於麻痹,像小何胃脹、胃痛、泛酸這些症狀早就有了,“但想着自己年輕嘛,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吃點胃藥或止痛藥熬一熬,也就過去了。”結果一拖再拖,甚至出現的黑便,已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也被忽略了。

  03胃鏡檢查的重要性

  常看我們科普的朋友應該知道,胃癌早期幾乎沒有什麼特異性的不適症狀。有些人甚至完完全全感覺不到任何不適。等出現不適往往已經發展至中晚期了。這時候,檢查手段就體現出了它的重要性。

  胃鏡是一種用於檢查胃、食道和十二指腸是否出現病變的醫學設備,鏡頭裡面看到的畫面能夠傳出到外界,通過肉眼可以看到體內的這些組織,判斷胃食管是否出現了病變和炎症等。並可以取活檢進行進一步精確病理分析。

  胃腸鏡是發現早期胃癌,腸癌,食道癌,最準確最直觀的檢查手段,被稱為消化道腫瘤檢測的金標準。因此,如果胃腸出現不適。且段時間內症狀並無消失或減輕,請儘快到醫院就診接受檢查。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