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30歲以下的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7.6%,且發病年齡越小,惡性程度越高。作為我國發病率第二高的癌症,胃癌幾乎都是被“餵”出來的。 預防胃癌到底要不要做胃鏡 為了及早查出胃黏膜病變,胃鏡是一項有效篩查手段。 胃鏡檢查並不能預防胃癌,但是能發現一些早期的胃癌患者,所以對於一些胃癌高發人群或者有高危因素的人群的話,需要進行定期的胃鏡的檢查。 像有一些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患者,同時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需要警惕有胃癌發生的可能性。 同時對於有一些胃息肉的患者,也有發生癌變的可能性,雖然幾率比較小,但是建議患者進行積極的胃癌的篩查。 醫生提醒:生活中常用的檢查方法就是胃鏡,通過胃鏡的檢查來發現一些早期的胃癌,從而經過積極的手術的治療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癒效果,而且避免了患者的痛苦等等。 胃鏡檢查多久做一次較好 胃鏡檢查時間因人而異、因病而異,應根據醫生的建議按時進行檢查。 1、如果無特殊情況,一般1-2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2、如存在胃潰瘍,檢查後明確診斷的患者一般建議治療8周後複查; 3、胃潰瘍合併輕度不典型增生,建議3月內複查胃鏡及病理; 4、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建議3-6個月複查。 哪些人需要做胃鏡檢查? 1、出現上消化道症狀,如上腹痛、厭食、黑便或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 2、既往有明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複查者,如消化性潰瘍、胃息肉。 3、上消化道腫瘤的高危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患者。
胃鏡檢查多久做一次較好?哪些人需要做胃鏡檢查?
發佈時間:
—-
來自:

諮詢醫生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