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檢查都要查什麼?內科檢查流程有哪些?


  內科檢查是常規檢查的項目裏必查的檢查項目之一,通過病史詢問,瞭解受檢查者的重要疾病,並評估檢查者體質及營養情況,綜合評估健康狀況,提出進一步健康養生方案。

  內科體檢對有提示作用人體主要臟器心、肝、脾、肺、腎都在內科體檢範圍之內,對許多疾病和體徵,如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肝脾腫大、貧血、黃疸等有初步篩查和診斷作用。

  內科體檢都檢查哪些器官?

  胸廓

  有無異常胸廓,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維生素D缺乏的人羣等。

  肺與胸膜

  瞭解呼吸音、有無羅音與炎症等。

  脈搏

  次數是否正常,搏動是否規律。

  血壓

  測定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

  心臟

  及早發現心臟疾病。

  脾臟

  是否腫大或腫大的程度,瞭解有無感染、充血、腫瘤等。

  肝臟

  通過觸及肝臟的質地,可以瞭解肝臟的性質,在正常情況下,肝臟質軟,慢性肝炎時質韌,肝硬化肝臟質硬,還通過有無壓痛,肝臟是否病變。

  腎臟

  做好防疫措施,我們有經驗,也有信心

  腹部

  外型、軟硬度、是否有包塊等。

  哪些人需要做內科檢查呢?主要是可能患有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肝脾腫大、貧血、黃疸等疾病的人羣,中老年及體質虛弱等人羣。

  內科檢查流程如下

  問診

  重點症狀詢問有無陣發心悸、胸悶、胸痛、陣發眩暈、暈厥、明顯消瘦、大便異形、黑便血便、腹瀉、乾咳、咳血、煩躁易怒、尿頻、尿急、尿痛、低燒,等等情況可為檢查確定方向。

  血壓測量

  檢查血壓,無高血壓或者低血壓。

  一般檢查

  對全身狀態的概括性觀察,觀察發育體型、營養狀態、語調語態、面容表情、皮膚毛髮等,判斷個體發育情況,可能有貧血、黃疸。

  肺部檢查

  觀察胸廓有無畸形,兩側呼吸動度是否對稱,注意呼吸節律與頻率。由上而下,兩側對稱部位比較,注意呼吸音的強弱,有無異常呼吸音、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如有異常呼吸音、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可以輔助診斷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

  心臟檢查

  觀察心尖搏動的位置以及有無異常搏動。觸診檢查有無震顫、有無心包摩擦感。叩診按先左後右、由外向內、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心界的叩診。按二尖瓣聽診區、肺動脈瓣聽診區、主動脈瓣聽診區、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三尖瓣聽診區的順序進行心率、心律、心音、雜音及心包磨擦音的檢查。檢查心率較小數有無大於60秒。檢查心率有無雜音。綜合判斷是否有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

  腹部檢查

  觀察腹部有無隆起,包塊,腹壁靜脈曲張等。從左下腹開始,按“S”形順序,由淺入深,分別觸診腹部九個區,注意腹壁的緊張度,有無壓痛,反跳痛以及包塊等。將脾臟從後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於腹部,與肋弓成垂直方向,由下向上接近左肋弓,觀察脾臟是否增大。綜合判斷可能存在肝脾腫大。

  檢查需要注意的事項

  檢查前需要注意以下幾件事:

  血壓測量前15分鐘不吸煙,並排空膀胱,不飲酒、茶、咖啡等飲料,不可在過冷過熱環境中呆太長時間。高血壓患者已規律服藥者,還按規律服藥不必停藥。

  肝臟觸診時在右鎖骨中線上由臍平開始深觸診,受檢者需深呼吸以便檢查。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分類目錄